[idea] 本站致力于开放式分享、介绍、推荐有价值的五术图书。
[idea] 本站资源来源于网络,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我们(wushudoc[微信号]),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。
[idea]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,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,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。

古易筮法研究┊汪显超

[日期: 2024-09-15 | 推荐者: 乙丙丁]
图书名称:古易筮法研究
图书作者:汪显超
出版发行:黄山书社
出版年代:2002年
图书编号:A000245
目录内容:自序
绪论 从巫史象数之占到孔王义理之学
第一节 先秦筮占《易》学有三大体系
一 《易》有《连山》《归藏》《周易》三大体系
二 “易”字的含义
第二节 巫史象数之占
一 巫史等人是先秦筮占之术的运用者
二 巫史象数占法
第三节 伦理道德解《易》
一 义理解占与筮占《易》学中概念内涵的变化
二 义理解占的随意性特征
第四节 孔门义理之学
一 孔子的《易》学立场
二 孔子说《易》的方法
三 儒家《易》学在汉代的发展和变异
第五节 王弼《易》学及其贡献
一 汉代《易》学的兴衰概况
二 王弼解《易》的思想方法
三 王弼《易》学的独特成就和贡献
四 王弼《易》学余论
第六节 宋儒的义理说《易》与自我批判
一 宋儒的义理说《易》
二 朱熹对儒家义理《易》学的反省和批评
第七节 先秦筮占《易》学理论的失传与探索思路
一 先秦筮占《易》学理论失传于东汉
二 先秦象数之占的基本形式与探索思路
第一章 三《易》筮法通考
第一节 《周易》筮法的义理
一 大衍筮法确为《周易》筮法
二 《周易》筮法的理论基础
三 《周易》筮法“三变成爻”确立的依据
四 三代闰法与筮法
五 闰法与筮理
第二节 《归藏》筮法考证
一 二《易》存亡概况
二 《归藏》筮数考证
三 《归藏》筮数中的“——”是阳爻符号
第三节 《连山》筮法考证
一 《连山》筮法考证
二 《连山》筮数的含义及启示
三 王家台《易》简中的《连山》筮卦
四 三《易》筮法的模拟性质和理性特征
第四节 三《易》筮法之外的古代筮法
一 一种不合三《易》筮法的数字卦
二 可能的来源分析
本章小结
第二章 三《易》的筮理发展和《易》占动变观的形成和发展
第一节 循环不变的天文观与《连山》《归藏》占彖
一 《连山》的天文学基础与占彖
二 《归藏》的天文学基础与占彖
第二节 唯变所适的天文观与《周易》占变
一 “五岁再闰”带来动变天文观
二 《周易》筮法对动变天文观的体现
第三节 《周易》的“阳—阴”序列和《归藏》《连山》的“阴—
一 《周易》的“阳——阴”序列
二 《归藏》《连山》的“阴——阳”序列
三 邵雍的先天序列及二进制
本章小结
第三章 筮数阴阳爻化
第一节 《归藏》时代阳爻(一)产生
一 筮数简化统一的原则
二 商代阴阳四象理论的变化与筮数简化进程
第二节 《周易》时代筮数爻化完成
一 《周易》的阴阳四象理论与筮数爻化方式
二 一种颇有影响的误释
本章小结
第四章 三《易》体系创立的标志和《周易》产生的时间
第一节 三《易》体系创立的标志是三《易》筮法的确立
一 筮占体系的象、数、理与筮占体系的标志性内容
二 《连山》的源头可能在伏羲
三 《归藏》体系创立的时间不晚于商代前期
四 《周易》体系确立的筮数标志是“九”的出现
第二节 《周易》产生的时间
一 考察《周易》体系创立时间的三个要素
二 《周易》体系创立的时间
第三节 文王演《易》之说与《归藏》体系的改造
一 文王演《易》是晚商天文观发生变化的反映
二 晚商已产生变卦思想
三 巫史是先秦筮占《易》学的创立者和发展者
本章小结
第五章 周代太卜掌三《易》之说
第一节 三《易》在实际占用中的情况
一 《周易》在春秋时代才通行于诸侯
二 《归藏》与《周易》的兴衰更替
三 《连山》在实际占用中几乎不见
第二节 “八”的含义
一 三个关于“八”的筮例
二 前人关于“八”的解说
三 “八”的象数含义
四 三个筮例中“八”的含义解释及“八”的特殊理论意义
五 小结
第三节 “贞、悔”的含义
一 前人关于“贞、悔”之说的辨析
二 “贞、悔”的含义
第四节 王家台《易》简是远古筮占史料汇编
一 王家台《易》简是筮占史料汇编
二 秦时筮占《易》学传承未废
第五节 《三坟易》略论
一 关于《古三坟》
二 《三坟易》不可能是三皇的《易》
三 《三坟易》是接纳了黄老思想的儒家作品
四 《三坟易》的取象特征
五 余论
本章小结
附:《古三坟》的《爻卦大象》与《传》
第六章 大衍之数
第一节 两种“大衍之数”说
一 大衍之数五十
二 大衍之数五十有五
三 求证大衍数的两个主要思路
第二节 与“河图”“洛书”联系起来的大衍数说
一 《河图》《洛书》与神道设教
二 “河图”数与《周易》数混而难同
三 “参伍以变,错综其数”并非是指“洛书”
四 小结
第三节 三《易》总策数确立的依据
一 三《易》用策总数的依据
二 八卦生成图中的象、数、理
三 八卦生成图中的象、数、理与三《易》用策总数
四 小结
第四节 其用四十有九
一 前人关于“其用四十有九”的解释
二 “一”是太极的虚拟数
三 关于用大衍数推求历法的解释
本章小结
第七章 先秦筮占《易》学的形式和义理总结
第一节 先秦筮占《易》学的象、数、理
一 象、数、理
二 《易》学体系的数学特征
三 “象生数”与“数生象”
四 象数思维方式的独特性
第二节 三《易》筮法的义理总结
一 《易》与天地准
二 先秦《易》占的信仰特征和理性精神
三 巫史《易》学的发展性特征
第三节 先秦三《易》筮法义理对后世《易》学发展的影响
一 《太玄》筮法论
二 《元包》筮法论
三 小结
本章小结
第八章 先秦象数《易》学研究概论
第一节 先秦象数《易》学失传于汉代
一 先秦象数《易》学失传于汉代
二 《连山》《归藏》伪造案
第二节 历代象数《易》学研究概述
一 从东汉到明代的象数《易》学研究概述
二 清代的考据《易》学与辑佚《易》学
三 清末以来的《易》学研究
四 考古学中《易》学文献的重大发现和研究
第三节 先秦象数《易》学研究的得失原因
一 前人关于先秦三《易》研究的成果极为有限
二 汉代象数《易》学思想及传统儒家《易》学观念的影响
三 考据、辑佚方法的得与失
四 揭示先秦象数《易》学思想体系的关键
本章小结
主要参考书目
后记